開州府辦發〔2021〕71號
?
?
重慶市開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
關于印發開州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
金融政策的通知
?
各鎮鄉人民政府(街道辦事處),區政府有關部門,有關單位:
《開州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》已經十七屆區政府第13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,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執行。
?
?
重慶市開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1年11月12日
(此件公開發布)
?
開州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
?
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、市政府關于深入推動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,加快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引導、企業投入為主體、金融市場為支撐的多元科技投入體系,推動“十四五”期間科技創新項目、基地、人才、資金一體化配置,不斷提升我區自主創新能力,促進全區高質量發展,按照《重慶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》(渝府辦發〔2021〕47號)文件精神,結合開州區實際,特制定本政策。
一、加大創新主體培育
(一)支持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。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,認定當年銷售收入1億元(含)以上的,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;2000萬元(含)至1億元的,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;1000萬元(含)至2000萬元的,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;1000萬元以下的,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。對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首個納稅年度銷售收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。對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。在高新區創建期間,對首次申報(含復審)通過區級初審的企業給予3萬元補助,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獎勵的不予補助。
(二)支持引進培育科技型企業。對新認定的重慶市科技型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。對新認定的獨角獸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。對新認定的重慶市技術創新示范企業、重慶市高成長科技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、5萬元,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獎勵的不予獎勵。獲得重慶市企業技術創新獎、國際科技合作獎的,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。
(三)支持企業建設科技成果展廳。支持高新技術企業、研發機構建科技成果及創新產品展示廳,對實際投資額在5萬元以上并經主管部門認可的,按50%給予一次性補助,最高不超過5萬元/個;對確定為高新區創建示范展廳的按80%給予一次性補助,最高不超過15萬元/個。
二、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平臺
(四)支持引進國家級、市級科技創新平臺。落實市區聯動支持機制,支持國家實驗室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聚集,對設備購置、科研項目、人才引進等投入部分按區級與市級4︰6的比例予以配套支持。對國家、市級布局的重點實驗室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按“一事一議”給予支持。
(五)支持引進培育獨立法人研發機構。對新引進或新認定的市級新型高端研發機構、新型研發機構、新型企業研發機構等獨立法人研發機構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、100萬元、50萬元。對市級新型研發機構、新型企業研發機構,根據市級績效評價情況,區級分類分檔給予配套支持。
(六)支持企業建設研發平臺。對新認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、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。對新認定的市級重點實驗室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、市級技術創新中心、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、市級技術研發中心、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、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等市級科技創新基地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。對新認定的區級工程技術中心、企業研發中心等區級企業研發機構給予一次性補助5萬元。同級不同部門認定的不重復享受。
(七)支持建設科技服務平臺。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、眾創空間、星創天地分別給予100萬元、30萬元、30萬元的能力建設和運營補助。對新認定的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、眾創空間、星創天地分別給予30萬元、10萬元、10萬元的能力建設和運營補助。對新認定的市級農業科技專家大院、市級科普基地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。
三、支持工業科技創新
(八)支持新產品推廣應用。根據市級創新產品目錄和開州區實際情況,全面落實首臺(套)裝備、首批次材料應用政策,支持企業建立重大新產品應用開發場景,加快新產品推廣應用。
(九)支持制造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。嚴格落實增值稅進項扣除鼓勵政策,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%提高至100%。在此基礎上,對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且申報研發費用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,支持申報市級研發費用補助;對申報研發費用1000萬元以下的企業,按存量不高于3%、增量不高于10%的比例給予補助。
四、發展大數據智能化
(十)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。鼓勵工業企業“機器換人”、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,支持企業實施新建項目、技改擴能、節能降耗、智能化改造,對新增設備投資200萬元及以上且投資進度達到80%以上的工業智能改造、技改擴能項目,按照不高于設備投資額的5%給予補助。
(十一)支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。承接落實市級政策及相關實施細則,對進入國家或市級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清單,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單位,根據研發績效,支持申報市級獎補資金。對在工業軟件、基礎軟件、信息安全軟件等關鍵領域取得核心技術突破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,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單位,支持申報市級獎補資金。對出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,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單位,支持申報市級獎補資金。
五、推進農業科技創新
(十二)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。每年整合資金1000萬元,支持重慶三峽中醫藥研究院、微植物綠色發展研究中心、農業基礎大數據“一張圖”、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、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。
(十三)支持農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。每年整合資金1000萬元,支持農業標準化生產、農產品精深加工研發、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品牌建設、丘陵山區新型農機裝備研發和推廣、“智慧農業?數字鄉村”、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、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農業科技創新重點工程。
(十四)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應用示范。每年整合資金1000萬元,支持野生大豆、巖水土雞等地方特色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,支持晚熟柑橘、道地中藥材良種繁育及新品種區域試驗示范,支持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基地和農業科技社會服務體系建設。深入實施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制度,聘期內每年安排15萬元項目經費,聘請的農業首席專家享受專家津貼5000元/年。
六、加強科技金融支撐
(十五)用好市級科技創新投資基金。積極對接市級科技創新投資平臺渝東北科創子基金,聚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科創企業孵化、引導、培育及上市,加大對初創期科技企業投資。積極爭取市級種子、天使、產業引導等基金投資科技型企業。引導區級產業投資基金建立更加符合科技創新投資特點的投決機制、激勵機制、容錯機制。
(十六)支持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。建立風險補償“資金池”,引導金融機構信貸資源向科技型企業傾斜。鼓勵金融機構加大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力度。鼓勵應急轉貸資金優先向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傾斜。積極搭建科技企業政銀企融資對接平臺,用好“再貸款+”和“科票通”再貼現政策,充分發揮開州興農擔保、市農業擔保等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增信分險作用,優化風險代償補償機制。鼓勵區內擔保機構對科技創新企業降低擔保費率。
(十七)支持科技企業擴大直接融資。鼓勵科技企業發行高成長債券、權益出資型票據、雙創債等。引導科技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上市掛牌,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進入市級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儲備庫,對在科創板成功上市的企業,除享受市級獎補政策外,給予市級獎補資金50%但不超過300萬元的區級獎勵。引導科技型企業引入股權投資機構加大投資力度,對投資科技創新產業的股權投資機構,協助其爭取市級投資獎勵政策。
(十八)支持科創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。鼓勵金融機構對科技企業加大信用貸款、中長期貸款、投貸聯動、知識產權證券化等產品創新。推動科技創新資源集聚,積極申創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。
七、增強知識產權保護
(十九)支持知識產權保護。聚焦重點產業領域,實施知識產權風險預警項目和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創建項目,支持申報市級項目資助。對通過PCT或依據巴黎公約專利申請渠道獲得美、英、德、日、法、瑞士等國家的職務專利,一次性資助3萬元,同一專利多國申請的只資助一次。對獲得馳名商標、地理標志商標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、10萬元。
(二十)支持知識產權運用。支持重點企業培育創新型專利,對新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、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、貫標企業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、3萬元、2萬元。
八、鼓勵科技人才集聚
(二十一)引進培育科技人才。支持引進優秀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團隊,對新建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。對聘任為我區院士專家工作站駐站院士、知名專家,聘期內每年分別給予顧問費10萬、5萬元,并連續給予項目支持。建好用好重慶英才工作室、開州名校長工作室、開州名師工作室、開州名醫工作室、開州名中醫工作室等人才工作室,按照相關政策和文件給予工作經費支持。
(二十二)加大科學技術獎勵。對獲得國家級獎勵(即自然科學獎、技術發明獎、科學技術進步獎)特等獎、一等獎和二等獎的第一完成單位或個人,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、50萬元、30萬元。對獲得市級科技突出貢獻獎的第一完成單位或個人,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。對獲得市級獎勵(即重慶市自然科學獎、重慶市技術發明獎、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)特等獎、一等獎、二等獎和三等獎的第一完成單位或個人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、20萬元、10萬元、5萬元。
九、加強科技成果轉化
(二十三)用好市級科技成果轉化基金。承接重慶市科技成果轉化基金,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,運用市場化、專業化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,推動科創企業成長。
(二十四)支持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。支持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,支持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、中試熟化與成果承接基地等科技成果轉化機構。對新認定或新引進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按照“一事一議”給予支持。對取得科技成果轉化實效的項目,按科技計劃項目有關管理辦法分重大專項、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給予支持。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,每個產品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,每年每個企業累計獎勵不超過15萬元。
十、促進科技協同創新
(二十五)支持區域協同創新。支持“一區兩群”、萬達開、萬開云區域科技協同創新,探索組建三峽科技創新基金,支持萬開云板塊優質科技型企業或項目投融,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、創建科技創新基地;爭取川渝兩省市的支持,探索設立萬達開協同創新聯合基金,用于三地建設科技公共服務平臺、聯合開展科研項目攻關。支持與萬盛、江津開展科技協作,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共享。
(二十六)支持校(院)地科技合作。支持各類創新主體與國內外知名高校、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科技合作,共建科技合作平臺,聯合開展科技研發和技術轉移轉化。對引進的高校、科研院所在我區建立的分院分所,根據建設規模和運行情況“一事一議”給予資助。
十一、強化科技創新保障
(二十七)健全科技創新投入機制。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,優化財政支出結構,強化財政保障,對科技創新的重點支出做好統籌安排;綜合運用政府購買服務、股權投資、后補助、風險補償、貸款貼息等多種形式,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,引導更多的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進入創新領域,形成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。
(二十八)強化政策監管機制。區級有關部門須在本政策出臺后1個月內制定實施細則,嚴格申報程序,加強審核評估,強化部門會商會簽,做到簡便快捷、公開透明、規范高效。要加強宣傳解讀,推進政策落地。要加快資金撥付,加強資金監管,加大審計監督力度。對弄虛作假騙取的獎補資金,一經發現依法依規予以追回,并按照有關規定對責任單位、申報單位及相關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。妥善處理新舊政策銜接,如有與之前已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不相一致的,按本政策執行。
(二十九)完善績效管理機制。優化財政資金管理,加快構建事前事中事后“三位一體”預算績效管理閉環,健全科學的績效評價機制,完善評價指標體系,建立專家咨詢機制,引導和規范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,強化績效運行監控,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策實施、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;提高創新主體自主權,強化創新主體履行科研誠信建設的主體責任,完善內部監督約束機制,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。
↓點擊下方鏈接,查看官網信息!
http://www.cqkz.gov.cn/zwgk_238/zfxxgkml/zcwj/gfxwj/202112/t20211211_10146546.html
地址:重慶市兩江新區黃山大道中段7號木星科技大廈1幢8樓